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PG电子(中国)官方网 > pg电子新闻中心
  pg electronic official website NEWS

pg电子新闻中心

pg电子新闻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多措并举园林景观设计公司努力把患者留在基层(附发布会全文)

发布时间: 2024-03-13 次浏览

  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14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进展成效。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首先向大家通报近期出台的卫生健康重要政策文件情况。

  一是印发《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指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6.9/10万下降到1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5.4‰下降到5.0‰,医疗卫生各领域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二是印发《2020年度全国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从医疗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持续发展机制、群众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对全国二、三级公立医院进行考核分析,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管理水平,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三是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做好“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推进城乡社区医防融合能力提升,全面推进电子健康档案普及应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四是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工作的通知》,以少数民族聚居县、陆路边境县等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地区为重点,组织国家医疗队赴相关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工作,通过巡回医疗、技术支援和管理指导、人员培训、加强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等有力措施,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上是近期情况通报。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和基层卫生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将“以基层为重点”放在首要位置。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不断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的能力,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与成效。

  今天的发布会将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进展成效,这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发布会的第十场,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先生,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许钢柱先生,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冉崇庆先生,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亚兰女士。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基层医疗卫生事关亿万群众身体健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会同相关部门,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加大基层资金投入,加强基层机构建设,健全基层运行机制,创新基层服务模式,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持续提高,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不断健全。截至2021年底,全国建有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98万个,卫生人员超过440万人,实现街道、社区,乡镇、村屯全覆盖。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显示,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我们先后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等活动,开展社区医院建设,出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标准,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服务环境更加温馨,基层诊疗量占比长期保持在50%以上。三是基层运行新机制更加完善。坚持政府主导,推动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取消药品加成,健全基本公共卫生补助、基本药物补助等多渠道补偿机制,有效化解基层机构历史债务,将符合条件的基层机构全部纳入以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现在的城乡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定点范围,群众到基层看病实惠多、费用低。四是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夯实。基层机构开展的项目从10类扩展至12类,每年为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重点疾病患者和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10多亿人次的健康管理服务。另外,推动成立32万个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夯实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基础。五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基本实现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超过42万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特别是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包括长期处方、上门服务等在内的医疗卫生服务。六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在全国800多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推动实行医保打包付费,推动资源下沉,促进医防融合,在引导医共体提升医疗能力的同时,将更多工作转向疾病预防,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和居民医保报销比例稳步提高。加强远程医疗和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同质。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不断为广大群众就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谢谢!

  我们知道,“强基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和工作内容。10年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但数据显示,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占比有所下降,请问怎么解读?是否意味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如以前了?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确实非常重要。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非常有必要在这儿做一澄清。近几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占比是有所下降的,但并不意味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弱化。我们从图片上来看,蓝色的是2012年的,红色是2021年的,从基层机构数量来看,从91.3万个增加到了97.8万个,机构数是在增加的。从基层机构的床位数来看,从2012年的132.4万张到了2021年增加到171.2万张,床位数也是增加的。从基层机构的卫生人员来看,2012年是343.7万人,到2021年是443.2万人,机构的卫生人员也是增加的。而且在卫生人员中,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数量也是增加的,从100.9万人增加到161.5万人。从机构数、床位数,还有基层人员数,基层人员的执业医师的占比都是增加的,而且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中的卫生人员,执业医师人员中大学以上学历的占比也有所提升,乡镇卫生院2012年本科以上学历是10%,社区中心是33%,分别提高到2021年的32%和59%,从学历结构来看也是上升的。这就说明,我们基层的机构一直是在发展的,我们的人员队伍也是在发展的,我们的服务能力实际上并没有下降。再从服务量来看,2012-2021年基层医疗机构门诊的服务量从41.1亿人次增加到42.5亿人次,由于疫情影响,这两年全国各个医疗机构门诊量都普遍有所下降,基层医疗机构也有所下降,但整体看,还是稳中有升。我们的服务能力并不说明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量占比下降,实际门诊人次是上升的。同时,我在这儿也要给大家说明一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同于医院,也不同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它既承担了基本的医疗服务,还承担了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每年有上亿的高血压患者和3500万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需要他们去随访,每年有分别超过1000万的孕产妇和新生儿需要他们去做产前产后的访视、新生儿的访视,每年有几千万的儿童需要打预防针,都需要他们来提供服务,而且我们每年还要为1亿多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提供这些服务,每一次的服务所占的时间、所花费的精力,实际上都不比看一个门诊花费的时间要少,有的还会更长。所以,衡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应该只看门诊的人次占比,还要看综合的服务能力。如果再加上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基层承担了大量工作,它的服务能力还是在稳步提升的。当然,单纯从门诊量来看,占比下降说明我们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速度还赶不上老百姓健康需求增长的速度,特别是现在老百姓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对多样化医疗服务的需求增长很快,我们基层发展还有差距。所以下一步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将更多患者留在基层。谢谢。

  老百姓在看病就医选择医疗卫生机构时主要还是考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请问,国家通过哪些手段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如何优化就诊的秩序,能够让更多患者留在基层?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要,我们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重要工作,多措并举,努力把患者留在基层。一是出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指导地方对照标准自评自建和整改提升。至2021年底,已经累计有2.3万家基层机构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二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建设社区医院,出台社区医院基本标准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社区医院超过2600家。三是多种手段壮大基层卫生人员队伍,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7万余名,其中3.5万人已到基层服务。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3余万人次。增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15.4万人考取相应资格。实施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各类基层卫生人员59万人。这两年,落实医学专业大学生免试注册乡村医生,超过4300大学生进入乡村医生队伍。四是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突出“强县域、强基层”导向,确定山西、浙江、新疆3个试点省份和其他省份551个试点县。监测数据显示,县域内医疗服务下沉基层效果不断显现。五是加快信息化建设,赋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初步建立国家基层医疗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已实现与23个省份网络联通和数据传输。到2021年底,远程医疗已覆盖所有贫困县并向乡村延伸。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的稳步提升,力争把更多的患者留在基层。谢谢。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才队伍是关键,但相对于大医院,有的基层医疗机构面临人才“招不进、留不住”问题。请问,河北省近年来在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加强乡村医生待遇保障方面有什么进展?谢谢。

  感谢您的提问和对河北省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方面,我省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加强培养,把人才引进来。2019年以来,我省利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和高等医学专科院校面向基层卫生人员学历提升项目,全面提升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学历层次,截至目前,共招收本、专科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682人。另外,在全省推广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模式,由地方财政出资,委托医学院校培养本乡本土、高中学历人员或乡村医生子女达到中等医学专业水平,按程序注册后直接到村卫生室工作。比如承德市通过此种模式已培养1616人,解决了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问题。二是落实待遇,把人才留下来。2019年,我委会同省人社厅制定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薪酬改革办法,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原则上可从上年度收支结余部分自主提取不低于50%比例用于增发绩效工资,增发部分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管理。三是改革职称评聘,拓宽人才发展空间。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设立基层高级职称,基层医务人员取得中级职称,在乡、村两级连续工作10年以上考核合格优先参加副高级职称评审,连续工作15年以上考核合格后优先参加基层正高级职称评审;放宽评审条件,增加基层中高级卫生系列职称比例,过去越往基层,中高级职称比例越少,现在逐渐增加比例,畅通基层人才职称晋升渠道。

  在加强乡村医生待遇保障方面,我省主要通过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和“乡聘村用”,解决乡村医生工资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2020年,我省全面实行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与纳入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工资待遇比照当地乡镇卫生院同类在职在编人员工资水平确定,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一般诊疗费和基本药物专项补助以及其他补助以后,与乡镇卫生院同类在职在编人员薪酬相比仍然偏低的,差额部分由县级财政纳入预算补齐发放,并实现按月发放基础工资,按季度发放绩效工资。截至目前,我们省纳入一体化管理的62757名乡村医生全部缴纳了养老保险,有效解决了乡村医生期盼已久的养老保障问题。

  我们关注到国家卫健委刚刚印发了一个文件,就是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若干要求。我们了解,其实基层的卫生健康工作离不开地方党委的重视和推动。我想请问,习水县在加强基层卫生工作,特别是农村卫生工作方面有哪些实招亮点?基层群众的感受到底怎么样?谢谢。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注,习水县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卫生健康工作当成最大的民生实事来抓,认真履行政府办医的主体责任,不断加大人财物的保障力度。在加强农村卫生和基层卫生工作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以来,财政以基层医疗卫生支出不低于一般预算支出8.3%、医疗卫生支出不低于总支出的14.5%的投入力度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到目前为止,我们累计投入18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基层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二是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以来,全县增加了1200个卫生技术人员编制,每年我们公开招考200名本科及以上人员充实到县乡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全面落实财政全额工资,并贯彻执行“两个允许”政策,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我们每年公开招考20名编制村医,建立健全县招乡管村用的用人机制,村医的身份转变了,待遇提高了,养老有保障了,基层医疗队伍更加稳定。

  三是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我们一直坚持中西医并重,全县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成中医馆,平均提供1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完成信息化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基层医防实现深度融合。中心乡镇卫生院采购了CT等大型设备,所有卫生院均配齐了B超、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切实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四是创新体制改革。我们积极探索两家县级医院为龙头,5家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医疗次中心,辐射带动其他边远乡镇卫生院的梯次发展的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

  这些年,习水的整个医疗卫生健康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92.6%。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卫生健康投入,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公共卫生服务。

  习水是革命老区,也是四渡赤水战役的主战场,我们真诚的欢迎媒体朋友到习水走一走、看一看。谢谢。

  我们了解到有一些地方的居民反映,签约了家庭医生之后存在“签而不约”“签而难约”的现象。基层医生本身的工作比较忙,人数比较少,想问一下,签约了之后,居民可以获得的服务有哪些?作为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哪样的举措来提高履约率和居民的满意度?谢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之后,能够获得基本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健康指导等多项服务。拿朝阳区举例,我们推行的是“1+6+N”的特色家医签约的服务模式,不同的服务包我们对应的是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服务内容。刚才说的1就是基本服务包,适合普通人群,服务的内容包含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一般健康管理等。6是个性服务包,主要针对的是六类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残疾人以及严重精神障碍、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对他们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慢性病的随访,包括老年人的体检,妇女儿童的预防保健。N就是定制服务包,针对的是民政、残联等部门认定的一些特殊的人群,这些人群可以享受上门服务。在这些过程中,N是无限扩大的,比如我们中心还针对上班族制定了健康管家的服务包,主要是改善亚健康状态。

  在提升居民签约的感受度,促进有效的履约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我们通过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广泛的进行宣传,让居民能够深入了解到家医签约的内涵,提高他们的知晓率和利用率。二是优化服务的流程。签约居民实行的是预约就诊,定向分诊,就是说他在诊疗挂号的同时就把他分配到签约医生那儿去了,我们利用的是信息化手段。诊前我们会在健康小屋对他进行健康管理,这样的话他就对家医签约有切身的感受。对于朝阳的居民来说,我们还开发了健康朝阳APP,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这个APP进行预约挂号、在线咨询。三是开展了特色的服务。比如,我们以需求为导向,针对辖区的孩子开展视力、听力筛查,有问题的我们会及时转诊,进行相应的矫治。针对妇女的产后康复工作,我们开设了盆底康复服务。针对慢性病患者,我们开展了心肺功能的测评,还有眼底检查。四是我们比较注重考核评价,在我们中心,我们成立了签约回访中心,每个月都要利用智能化的手段,对签约人群开展回访工作。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满意度和真实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也会和绩效挂钩。通过以上这些工作,希望能够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

  针对您刚才提到的“签而不约”或者是“签而难约”的问题,我想,这里面可能既有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不到位、任务比较重、岗位吸引力不太足引起的服务能力提供方面的问题,但是也存在着部分居民可能对我们家医工作的内涵理解有偏差的问题。现在有很多居民一提到家庭医生就想到了是私人医生,就想到了上门入户,其实我想说的是,家庭医生绝不是上门医生,家医签约的服务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模式的转变,它更倡导的是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所以我们也特别希望媒体朋友们能够帮我们加强宣传,希望大家对家医签约工作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当然,我们也会更加努力,把居民对我们的期望作为今后工作的着力点和努力的方向。谢谢。

  近年来,咱们国家乡村医生队伍年龄结构不断老化,乡村医生人数也在减少。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咱们国家下一步将如何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提的这个问题确实是比较复杂。首先我解释两个概念,就是乡村医生和村医,一般人都认为乡村医生就是村医,村医就是乡村医生。实际上,严格起来概念是不同的。乡村医生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明确提出的,乡村医生是在村卫生室向农村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但是不具备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仅有乡村医生证书的这批人。这批人实际上是一个特指的人群,这批人从历史沿革来说,是从过去的赤脚医生逐渐演化来的,但是他不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他们为老百姓提供服务,有乡村医生的资格,乡村医生证是他们执业的一个凭证,所以这部分人是严格意义上的乡村医生。但是在村里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的,不仅有乡村医生,还有一些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通常很多时候两个概念会混用,说乡村医生就是村医,村医就是乡村医生,实际是不一样的。我们在统计上,乡村医生就是严格指不具备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这部分村里工作的医生,这样大家就好理解了。我们现在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把乡村医生转化为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因为现在各地都在积极努力,而且我们的工作也有所推动,所以大家现在看乡村医生的数量在减少,但是实际上在农村卫生室工作的村医数量减少得并不多。从2012-2021年,在全国村卫生室工作的村医从125.5万下降到了114.7万,下降数量并不多,因为我们农村的人口减少了,所以服务的医生减少是合理的。实际上,我们每千农村居民的村医数是从2012年的1.25上升到了2021年的1.3,真正意义上来讲,人均村医数是提高的。乡村医生数量是下降的,从2012年的102万下降到了2021年的67万,大家觉得下降比较明显,但是村医队伍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数量是上升的,从23.3万上升到了47.6万,这说明乡村医生在减少,但是在村里为老百姓服务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在增加,总数实际上并没有减少,村卫生室向广大居民提供医疗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这是一个向好的现象,也是我们期望的结果。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在村里为老百姓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村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委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将村医队伍建设纳入整个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发展的大盘子中统筹考虑,努力推动把地方成熟的经验上升为国家的政策,为村医队伍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要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分类解决村医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刚才河北省的许会长介绍了现在河北省对村医养老和工资待遇问题解决比较好,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各地把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提升乡村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服务能力水平,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谢谢大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贴近老百姓,但是一些地方反映,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尤其是从上级到下转的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不到药,请问在满足老百姓就近用药需求方面,地方有哪些政策措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是怎样的?谢谢。

  感谢您的提问。为满足群众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用药需求,我们省制订出台了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大力推进乡村一体化工作,打造“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就医格局。在满足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用药需求上,我们一方面鼓励医共体内部药品统一采购、统一配备,满足一般病或者是诊断比较明确且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在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药械统一管理”,根据临床需要,村卫生室的药品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管理,村卫生室药品和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做到了有效衔接,村卫生室的药品一旦出现短缺,乡镇卫生院能够第一时间进行调配。目前,我们省要求村卫生室药品不少于260种,其中要求40%的药品主要用于常见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需求,基本可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用药需求,现在群众用药更加便捷,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在不断提升。谢谢。

  我们关注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请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十多年以来,给群众健康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实是医改一项新的工作,特别是深化医改以来,我们以群众公平享有为导向,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的内涵逐步丰富,受益人群也在不断扩大。十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推动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国家免费向居民提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试点到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下来,是落实预防为主、保障居民健康的一个重大制度创新。中央和地方上下结合,协同推进,在保障制度、管理体制、运行和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逐步健全,并纳入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为实现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升。从服务人群看,我们国家的城乡居民,只要是辖区的常住居民,不论性别、年龄、职业、民族、户籍等,均可机会均等的获得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服务内容看,我们先后制定了三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提供机构和评价指标,确保提供服务的内容规范统一;从服务提供来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是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来提供。这些机构基本实现了县、乡、村、社区的全覆盖,方便居民就近就便公平可及的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如每年要向城乡儿童提供2亿多针次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为预防脊灰、麻疹、乙肝等12种传染病筑起了牢固的防火墙。国家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8.8%提高到2021年的25.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功不可没。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老百姓获得感还不强、感受度还不深。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和感受度来下功夫,特别是要强服务、提质量,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谢谢。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请问习水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怎么建设的?老百姓能从中获得哪些好处?谢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习水县从2019年成为国家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以来,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推动医共体建设。首先是强化政府主导,在医共体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部门多,群体大,很多时候可能都需要党政一把手亲自出面才能推动。所以,我们专门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和管理委员会,专门制订政府、卫健部门、医共体三方的权责清单,将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到医共体牵头医院。其次是探索完善建设的路径,最初我们按照总院+分院的模式,由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分别与13家乡镇卫生院各组建一个医共体,但是由于我们乡镇太多,牵头医院面临着“小牛拉大车”的局面。后来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思路,将26个乡镇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选举一个中心卫生院,按照二级医院标准打造为县域的医疗次中心,对上承接总院、对下辐射片区卫生院,构建起新的医共体建设构架。三是着力强基层,我们通过领导下基层重构资源,专家下沉带学带教,资金下沉更新设备,质控下沉提升标准,管理下沉增强服务等五个下沉来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和管理水平。这三年来,我们县医共体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员队伍更加稳定。二是医疗协同更加有力。三是诊疗能力大幅提升。四是服务范围全面拓展。建立了双向转诊,实现了县乡联动,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同类疾病特别是手术治疗,现在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服务,群众少跑路的同时,护理成本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医保的报销比例更高,减少了群众的就医费用。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作为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习水在改革中先行先试探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一些制度性的瓶颈问题未能解决。下一步,我们县委县政府将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持续推动医共体建设,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里面包含了很重要的慢病管理,这也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里面。请问主要内容有哪些,和过去相比,基层在慢病管控上有什么新的工具和手段,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另外想请问聂司长,我看了一个数字,中国的慢病管理的控制率还不是很高,您有没有新的数字?怎么样评价当前的水平?谢谢。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先回答您第一个问题,按照规范的要求,我们对慢性病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筛查、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和健康体检。

  在基层,我们现在做慢性病管理工作,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在做慢病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要医患双方必须共同发力,双方齐心协力才能把这个工作做好,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行的。对于我们做慢病工作来讲,首先还是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因为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我们有过硬的本领才能真正解决慢病患者的问题,才能真正从心里认可我们的工作。所以,我们通过创建高血压、糖尿病康复的特色专病门诊建设,包括加强医联体建设,我们一直都在加强“专全团队”的建设,就是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组建慢病管理团队的建设,来提升我们的服务能力。

  另外,我们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比如可穿戴设备,像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能够按时提醒患者按时服药的智能药盒,包括家医一键呼的工具,还有健康管理的智能监测平台等等,来提高我们的管理效率。三是我们在尝试多学科团队的合作模式,我们以家庭医生为核心,逐步把康复、药学的人员纳入到慢病管理团队中,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做好慢病健康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效果。四是注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因为大家知道,中医药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包括防治并发症方面都有突出的特色和作用。现在我们觉得做慢病管理有一些问题,人手相对比较紧张,再就是居民和患者这一端,居民的认识首先要提高,做慢病管理工作不能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要积极配合我们,提高依从性,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也要加强宣传力度,让老百姓深刻认识到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认识到这点之后,他才能够主动接受,并且能够积极的配合我们做慢病管理的工作。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老百姓的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比如我们现在开展的家庭保健员培养,包括健康课堂,包括我们组织慢性病小组的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来使慢性病患者逐步掌握血压、血糖监测的能力,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包括什么样是一个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怎么能够坚持和引导。希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慢病管理的工作做好。谢谢。

  这位记者刚才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慢病相关数据的问题,据我们了解,相关的数据、相关的职责不在基层司,在其他的司局园林景观设计公司。下来以后,我们请新闻处的同志和这位记者对接,包括和相关的部门联系沟通,尽量提供相关数据。再提最后一个问题。

  我们关注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疫情防控中承担了大量工作。请问,基层机构在疫情防控中主要承担了哪些任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如何保障居民日常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特别感谢您对基层疫情防控的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城乡社区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他们发挥专业的支撑作用,积极落实“四早”,全程全力参加指导做好社区防控,为有效控制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增量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们还指导各地努力维持好正常医疗秩序,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为辖区内的居民和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了群众基本看病需求。借此机会,我也对基层一线的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和保障工作中所做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强调一点,基层医务人员作为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是城乡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各级政府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更多地关心关爱基层医务人员,创造条件保障他们的权益。也希望全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基层卫生工作。今天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代表张亚兰主任,可以请她结合具体的工作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

  感谢这位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关心。确实,自疫情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完成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任务的基础上承担了大量的疫情防控工作。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挥我们的“哨点”和“探头”作用,就是说我们要把到机构来就诊的有疑似新冠症状的患者筛出来,然后通过闭环转运到发热门诊,进行诊疗之后我们要及时进行追踪随访。同时,我们也要负责封管控区居民核酸采样、健康监测、就医保障、隔离转运,包括密接人员的流调、采样、转运以及中高风险居家人员入户采样。此外我们还承担着隔离点医疗团队的管理及隔离区医务人员的保障,在辖区复工复产的时候,我们也要对复工复产的场所进行相应检查。学校开学时我们要进行驻点巡视,中高考时我们要担任防疫的副主考,还要承担辖区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疫苗接种工作等各项任务。在疫情期间,我们深入到辖区的敬老院进行相应的院感防控指导,包括核酸采样的培训工作。针对社区出现的需求,我们也会有针对性的给他们制订相应的工作要点和处置流程。在我们地区出现确诊病例时,我们也会主动进行指导,避免恐慌。虽然工作压力很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觉有艰辛,但更多还是感动,借今天这个机会,我也想对给予我们工作大力支持和充分理解的社区工作者,包括居民和患者朋友们道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为了保障居民的日常诊疗需求,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工作。首先是严格落实院感防控,为居民、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的诊疗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开展分时段预约就诊工作,减少他们在我们机构等候的时间。我们也积极推广长期处方,“极简取药”等便民措施,满足慢性病患者的用药需求。针对口腔、按摩等等患者停留时间比较长,暴露风险比较高的科室,我们采取一医一患一消毒的方式园林景观设计公司,保证治疗安全和效果。我们中心也是北京市第一批完成康复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我们运用“远程在线方式”指导康复患者进行居家康复训练,保证治疗的连续性。谢谢。

  谢谢聂司长和张主任共同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这次的发布会上4位嘉宾向大家介绍了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相关的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围绕“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举办系列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园林景观设计公司园林景观设计公司

 
友情链接
pg电子官网

扫一扫关注pg电子官网

热线电话:400-123-4567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Copyright © 2012-2024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 皖ICP备19006671号